读喵精华

• 美国和亚洲国家担忧出现“中华帝国”
• 世界人才很关键,汉语门槛却不低
• 企业家精神是美国成功的源头
• 新加坡:高薪养廉的目的是让最优秀的人做最难的事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


中国需要与西方平起平坐。中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被世界接受,而非作为西方社会的荣誉会员。
美国的担忧是,当中国能够挑战其主导地位时,它将面对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亚洲很多中小型国家也对此表示担忧,它们担心中国可能想恢复几个世纪前的帝国地位,它们担心可能再次沦为不得不向中国进贡的附属国。
中国成为第一的最佳战略是利用大批受过教育、技能日益熟练的工人赶超其他国家,创造一个强大和繁荣的未来。
中国已经计算出需要三四十年,也可能是五十年的和平与宁静,以奋起直追,完善制度,稳步向市场经济制度转变。
中国告诉这个地区的国家“跟着我共同发展”。中国有一个巨大的市场且购买力日益提升,正在把东南亚国家吸收进其经济体系内。日本与韩国也将不可避免地被吸收进去。中国无须动用武力就能对其他国家产生极强的影响力。
中国实施民族复兴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从内部看,主要挑战是文化、语言以及不能吸引、同化他国人才,今后还会面临治理方面的挑战。在接受有才华的移民的问题上,即便中国和美国一样开放,未掌握汉语的人又怎么能进入并融入中国社会呢?汉语有很多单音节和声调,是一门非常难学的语言。口语或许几年就可以掌握,但想快速阅读却很难。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额将不可避免地赶上美国,但其创新能力可能永远无法与美国匹敌,因为它的文化不鼓励进行思想的自由交流和碰撞。
中国人能摆脱他们自己的文化束缚吗?这不符合他们5000年的历史。当中央强大时,国家就会繁荣;当中央虚弱时,各省、各县就会出现很多小皇帝。这是他们的文化遗产……因此中国的传统催生了一种官僚制度。
日益廉价且易于获得的技术和农村居民大量涌入城市的现实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国迄今仍然闭塞的农村地区的真实现状。
中国的策略是在这个“二战”后由美国提供的稳定环境的框架下发展,等待时机,直到变得足够强大,可以重新定义政治经济秩序。
中国已经发现,要管理一个现代的国家,它需要法治。到2035年,它将建立一套全面的法典,并且制定一个稳定的法律体系,加上清廉的行政法则,事实上强化了中央的权威。
纵观历史,所有成功的帝国都接受其他种族、语种、宗教和文化的人,并让他们融入自己的民族。
今后10年、15年或20年,美国仍将是最有进取心、最有创新性的经济体,因为它拥有尖端的民用技术与军用技术。
美国人对待生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他们敢于打破一切,然后进行分析和重新定义。无论问题能否解决,美国人都相信只要给自己充裕的资金,付出努力搞研究,就能将其解决。美国经济出类拔萃的根源在于美国人富有企业家精神。
美国文化与东方文化之间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在美国文化中,个体的利益是主要的。这就使得美国社会具有非同一般的竞争力,获得了更大的竞争优势和更杰出的成就。
为了赢得总统选举,候选人往往倾向于拖延问题,推迟实施不受欢迎的政策。结果就导致预算赤字、债务以及高失业率等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因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选民牺牲一部分福利,结果就被击鼓传花式地留给了下一届政府。
一个国家如果要发展自己,更需要纪律,而不是民主。民主过于兴旺,就会催生无纪律、无秩序的环境,这是不利于发展的。美国文化过于注重个人权利,个人有权根据自己的喜好采取各种行为,但这种个人权利的膨胀是以牺牲社会秩序为代价的。
美国人似乎认为亚洲很容易改变,只要把注意力放在世界其他地方,就能遏制亚洲的发展。美国一定不能过多地把精力放在中东地区,以至于让其他国家乘虚而入并接管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利益。
我不赞成美国或英国的竞选模式——在选举过程中过度曝光家庭琐事。
美欧的社会学家提出的理论认为,个人的不幸与失败不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而是由经济制度的缺陷导致的。因此,慈善就变成了“津贴”,依靠慈善生活本应带来耻辱,但在西方,这种耻辱感却消失了。
美国的理念都是理论,没有在东亚得到证实,新加坡不能成为其试验场。
要想找到能力超群、敬业奉献、正直廉洁以及愿意把年富力强的人生阶段奉献给国家的人,并且让他们参与风险系数很高的选举过程,那么我们给我们的部长提供的待遇就不能太低,我们不能告诉他们:他们唯一的回报就是社会对他们所做贡献的赞誉。
美中关系不同于冷战期间的美苏关系,因为两国目前不存在意识形态的冲突,中国已经满怀热情地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亚太地区应该维持均势,亚太各国之间的一个广泛共识就体现了这一点。这个共识就是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军事存在应该维持下去。在未来二三十年里,中国的国土面积将使得亚洲其他国家无法在重要性与能力方面与其匹敌。因此,亚洲需要美国以实现均势。
中国对世界平衡态势的冲击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世界在三四十年后不得不寻求一种新的平衡。
美国忽视了美中两国的文化、价值观及历史差异,使双边关系的战略考量服从于美国的国内议程。这种冒进的做法可能把中国变成美国的长期对手。
中国必须做出一个重大抉择,是成为一个霸权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军事力量建立一个势力范围,还是继续做一个良好的国际公民。


d43d7e2bc60e16799b06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