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展开/收起文字版
开始记忆训练之前
"记忆训练帮助大脑升级"
> 左右脑:联动关系而非区分关系
人脑分为两个半球,或者说两个半脑:左脑和右脑。人们普遍相信左脑负责身体右半边的活动,而右脑负责身体左半边的活动。事实上关于左右脑功能的争议从未停止过。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左脑负责顺序、逻辑、语言、分析和数字活动,右脑主要负责想象、色彩、节奏、维度和空间认知活动,但最近的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并非如此泾渭分明。如今心理学家们相信两个半脑都会参与上述活动,只不过二者处理这些活动的方式不同。> 出色记忆→不再健忘→高效生活
大多数人都认为记忆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人都很健忘,比如经常忘记亲友的生日、他人的姓名、在购物时记不住待买物品而频繁往返。出色的记忆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付自如,同时还是一笔能让我们充满自信的宝贵财富。想象一下你总能记得该给谁打电话、总能找到钥匙、总是不会忘记买洗发水,有出色记忆帮忙的生活该是多么方便可靠。> 开脑洞→提升想象力→大脑充分锻炼
进行记忆训练能够给大脑带来一场革命,因为记忆本身与创造力密不可分,也就是说训练记忆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造力。比如记住一副打乱的52张扑克牌时,可以通过将每张牌变成图像,把零散的信息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这种训练能激发大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进行它并不需要多么强大的想象力,你只需要像工作疲惫时做白日梦开脑洞的时候那样就行了。
"记忆训练前要了解自己的起点"
> 提高记忆力的关键:左右脑协调联动
提高记忆力的关键在于让左右两个半脑用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协调起来,通过锻炼如何用逻辑、顺序和思考等方式来协调想象、色彩和幽默的形象,能更好地发挥两个半脑的功能。> 单词+数字记忆:界定你的记忆水平
为了更好地检验记忆训练的成果,我们可以在开始记忆训练之前先明确自己的起点,有两套基准测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当前的记忆水平。一是将30个单词随机地写在三列十行的表格中,在3分钟内从左侧第一栏由上至下开始记忆单词及其拼写,3分钟后立即合上表格默写。另一种办法是将30个1-9的数字写在十列三行的表格里,同样用3分钟记忆然后默写。两套测试的计分标准是一样的,正确拼写和位置记忆都正确得1分,位置错误减1分,位置记混减2分。一般来说成人得分会高于9.5分和12分。> 联想力第一步:足球+橘子+巧克力
开始记忆训练之前,我们需要先放松想象力,做一些非常规的能够动用所有感官的联想测试。首先想象你手里正拿着一个足球,它散发出一种新鲜橘子味,慢慢地足球像是果冻做的,并像时钟一样滴答走动,尝起来像巧克力。在做这个训练时,一定要让这个形象至少在脑海里停留5分钟,并让它们鲜活起来。如果感觉大脑开始走神,立刻从头开始重复整个练习。> 联想力第二步:大象+猫+咖啡豆
放松想象力的第二步是在第一步足球联想完成之后进行的。首先想象一头身上有粉点的灰色大象,它会像只猫咪一样喵喵叫,味道像块生姜,皮肤像是一根根刺人的荨麻,浑身散发出新鲜咖啡豆的味道。第二步的联系同样需要让这个形象在脑海里至少停留5分钟并尽可能鲜活起来。完成练习后,我们可以再复习一下。想象力联系的关键是,我们的想象越是具体,印象越深刻,就越容易记住这些形象。
联想的力量
"迅速且自由的联想有助于提高记忆"
> 迅速、牢固、清晰的联想→记忆力↑
经过初步的联想练习,我们能够学会如何在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但要想真正发挥联想的作用,你需要学会用最快的速度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排除干扰,但这并不是说要因此放慢我们的大脑或完全清除内心的噪音,也不要试图让所有的联想都有实际意义。我们要做的,就是设法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 自由联想帮助建立牢固迅速的记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分类。比如一提到“草莓”,我们的脑子里会立刻出现一幅草莓的图像,一个又大又红、带着绿色的茎的草莓。接下来,放松大脑,开始自由联想,看看会发生什么吧:草莓开始慢慢鲜活,说不定还能闻到香味,它是刚摘下来的还是刚洗干净的?说不定还能回想起参加某次野餐时吃过的草莓,当时野餐的同学都有谁……一旦得到自由发挥,我们的记忆就会把我们带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而自由联想能够让我们的记忆迅速地在各种毫无关系的事物间建立牢固清晰的联系。> 联想:速效+感官情绪+完整场景
联想不仅是迅速的,而且还不是一个简单、一维的东西,我们会在联想中加入情感因素,甚至还没回想起某段经历时就已经产生了某种情绪。比如说每次一提到第一次学会骑车时的情景,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得意、紧张和一点点惊恐。一旦情绪形成,我们的其他感官就会发挥作用,首先是嗅觉,然后是听觉,最后是感觉。特别是当时周围环境中有些不寻常的事物时,我们回忆起完整场景将更为迅速且具体。> 瞬间联想带来最牢靠的记忆
一旦学会动用感情和感官以及逻辑和创造力,来在不同事物间建立联系,你的记忆能力就会大大提高。除此之外你还会慢慢习惯放松大脑,以最快的速度在不同事物间建立联系。瞬间联想之所以对提高记忆力如此重要,就是因为一个人在瞬间建立的联系往往是最牢靠的。
"链条法:用回忆编故事→联想记忆"
> 单词→发散想象→熟练掌握自由联想
词汇能引发记忆。迅速浏览一下任意一个单词表,看看它们能让你想到什么?每个单词只要看一两秒钟即可,尽量不要去左右自己的想法,然后尽量去感受你所想到的形象、念头、情绪和感觉等等。这可能只是一瞬间的事,也可能需要花上好几分钟,完成之后再看下一个单词。这项训练的目的是让我们熟练使用自由联想,学会激发情绪和感觉。总而言之,越是擅长自由联想,就越能迅速提高记忆能力。> 通过回忆建立不同事物的联系
了解一个单词是如何唤起回忆之后,我们将学习如何在两个并无明显联系的单词之间建立联系。首先我们要清楚,如果没有过去的某些事物作为参照,就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联系,过去为我们提供了帮助联想的经验。比如记忆墙壁和小鸡时,墙壁会让我们联想到小时候放学经常爬的墙,小鸡会让我们联想到一首儿歌,我们此时可以展开联想,想象一只小鸡坐在墙上唱着儿歌。这种听起来复杂的过程在大脑中只是一瞬间的事。> 记忆与联想密不可分
如何在钢笔和汤之间建立联系从而牢记它们呢?像钢笔搅拌汤、用钢笔在浓汤里写字、把汤灌到钢笔里、用钢笔做吸管喝汤等等,实际上这些事情可能都不会真正发生,你也没有对应的记忆帮助你牢记这些场景。由此可见,记忆和联想是密不可分的。> 巩固:14对单词的联想训练
了解了在两个无关概念间建立联系的方法后,我们需要通过练习继续巩固。这项练习叫做链条法。将任意一个单词表中的单词分成两列共14对,尽量用看到它们时的第一反应在每一对单词之间建立联想,千万不要对这些联想做出任何修改。完成之后,盖住右边一列,看看你能回忆起多少对单词。如果能超过9对单词,说明你已经开始善于建立联想了,继续努力直到记住所有14对单词。> 联想记忆一定要用第一人称进行
在使用链条法进行记忆时一定要用第一人称,这样会让我们感觉故事更加真实,同时动用所有感官,尽量让画面真实丰满,也能够增强链条法的记忆效果。此外,使用第一人称能够让我们对我们所想象的场景和故事产生感情并让大脑认为这一切都是真的,由此记忆起来势必更加自然且容易。> 联想记忆时单词的顺序很重要
在使用链条法记忆时,一定要注意所想象的故事的顺序,因为我们在记忆的时候正确的顺序是很关键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按照顺序用这些单词编一个具有逻辑性的故事。检测你的联想故事合理性的方法就是在合上书本后你是否能够按照正确顺序写出所有单词,如果出现任何差错,就说明你的故事不够合理,此时需要重复一次并修改记错的部分。
路径记忆法
"路径记忆:位置比顺序重要"
> 路径记忆:将对象放到确定场景中
链条法的一个缺陷是当记忆对象的顺序被打乱时,故事的逻辑也会随之被打乱,从而阻碍记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便是,先想象一个确定的场景,然后将每个记忆对象转化为场景中的某个事物、动物或人,只要这些对象的位置按照自然的顺序逐个呈现,无论它们的现实顺序是怎样的,我们都能够自然而然地记住它们。这就叫做路径记忆法。> 熟悉的场景=路径,记忆对象=物品
在记忆扑克牌时,路径记忆法需要我们选取一个包括多个地点并且我们熟悉到不需要考虑就知道下一站是哪里的路径,通常这条路径会是我们儿时的一段必经之地,比如儿时居住村庄的前门→隔壁邻居家的房子→公共汽车站→商店→停车场。确定路径后我们要给扑克牌们编码,将它们转化为路径中的物品,比如黑桃3是前门的一段木头,红桃8是我们自己,方块6是公共汽车站的小狗,等等。给每一张牌安排好位置后,我们能够更容易地记住它们,无论出现的顺序是什么。> 多条路径:用来杜绝记忆混乱
由于有些联想过于强大,路径记忆法虽然能帮我们轻松记住一副扑克,但在下一副的记忆过程中大脑会经常想起之前记过的顺序,以至于搞混哪个才是正确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设计可以反复循环使用的多条路径,比如第一副牌使用家→车站→学校,而第二副牌使用办公室→便利店→地铁等等,当我们循环回第一条路径时,之前的位置记忆已经逐渐消退,这样就不会影响后续记忆了。> 反复进行路径记忆训练→大脑更强健
研究表明,由于出租车司机通常需要三年时间来熟记500条路线,所以他们大脑中的海马体要比一般人稍大一些,并且司机的经验越丰富,他们的海马体就会越大。由此可见,每天开动大脑中的导航系统海马体,就像经常锻炼腹部肌肉一样,能够让我们关于周围环境信息的记录更加准确且长久,记忆力也随之得到提升。
"路径记忆法使用指南"
> 多样、有趣的路径→强化记忆
一条成功的路径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记忆桩(即路径上的不同场景)必须多样,每个记忆桩之间的差异必须明显,“我”与这些记忆桩必须有明显的互动。一般来说,如果设计的路径在一座小镇上,就必须确保路径通往四面八方,能在很多建筑里进出,同时路径必须足够有趣,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路径上每一个细节。> 地点对回忆细节十分重要
很多人都喜欢回忆自己昨天做了什么,比如从早晨刚醒开始,逐个回忆自己昨天去过的地方以及在这些地方都做了什么。如果被问到昨天午饭吃了什么,我们可能会想起自己午饭时的场景,在餐桌还是办公桌、食堂还是边走边吃,然后逐渐细化,直到“看清”自己在吃什么。地点就像记忆中的锚,它们可以成为我们回忆往事的参照点,如果没有这些地点,我们的记忆就会凌乱无序。> 提高记忆对象的特殊性→更容易记忆
在使用路径记忆法时,你还需要注意选择路径沿途形象。心理学家雷斯托夫发现个性化的东西最容易被人记住,也就是说如果某个事物在形状、颜色、型号或任何方面与周围事物形成强烈反差,这个事物就很容易被记住。比如在一大片鲜红的罂粟花中突然看到一棵向日葵;一屋子打着黑领带的人中有一个打着白领带。因此将你的记忆路径中的物品特色最大化,是提高记忆的重要方法。> 最佳路径:熟悉+特色+固定组合
设计并记忆路径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你非常熟悉的路径,这样就可以不用在记忆路径上多花费时间;选择对你具有某种意义的路径,以便唤醒你的感受来更牢固地记住路径;选择富于变化的路径,增加有趣的记忆桩能够增强路径的区分度,与其他记忆区别开来;用特定路径来记忆特定事物,比如空旷的记忆桩用来记忆演讲内容和姓名;选择视角最佳的路径,固定你在联想时的视角,保证路径的稳定。
转动记忆之盘
> 时间有限→复习5次→记忆效果最佳
如果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记住大量信息,我们需要知道,要想牢牢记住,中间必须复习至少5次,因为复习的次数越多,记忆的时间越长,记得也就越清楚。在有限时间的情况下,5次是最佳复习次数。> 拿到记忆对象时要立刻在脑中记忆
日常生活中复习对记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需要记住一条购物清单,千万不要立刻找纸把它们记下来,而是只要立刻在大脑中回想一遍就可以了,过几分钟之后再复习一遍,复习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平静。如果你在这段时间里忙着找笔找纸,就会错过最佳记忆时机,因为如果不能立刻复习,就算找到了纸笔,你也可能已经忘记了。> 数字+具体形象:充分调动联想力
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数字,电话号码、重量长度、银行卡密码……就算不想成为记忆高手,我们也一定需要记住某些数字。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短期记忆平均一次只能记住7-9个数字,但只要学会记忆策略,一次记住100个数字也是可能的。用于记忆较短数字序列时,我们可以使用“数字形象法”,即通过形象联想的编码方式来记忆,比如2=天鹅,4=船帆等等,之后用这些具体的形象描绘一幅场景。在使用这个方法时,切记尽量选择与数字相关的地点来构建路径。> 人物联想比物品联想更易记忆
将对象联想成人要比联想成物更容易记住因此将数字、字母等转化为与人相关的事物,比如名字的首字母、名字的缩写等等,能够帮助我们形象且快速地记住它们。> 熟知自己的联想编码=学习一门外语
要想熟练运动联想记忆的各种方法,最好能先试着把100个数字配对组合,编成固定的人物,你要熟悉所有这些人物,包括他们的行动、特点和职业等,这样一旦需要时你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进行记忆。这就好比学习一门外语,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但一旦掌握这门语言后,你不仅可以熟练运用,而且学习过程本身也是对大脑的很好锻炼,整个过程不仅能提高你的记忆力,还能大大提高你的专注力。> 具体形象+从简入深:记忆开始强化
在学习一项新技能时,最好的办法唯有一步一个脚印,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失败。因此在刚开始使用联想记忆的各种方法时,比如用记忆桩记忆扑克时,不妨先在每个记忆桩安放一张扑克,然后将每张扑克跟某个人联系起来,比如方块Q=伊丽莎白二世,红桃Q=你的太太。接下来,你需要给每个人物配一个职业、特点或行动,这个步骤也就是将每张牌变成一个复杂形象。完成上面的步骤后,你可以将牌打乱,再按照新的顺序进行路径记忆。重复几次后,你的大脑就会熟悉所有的记忆桩,由此循序渐进地提升记忆力。> 错误帮助明确障碍、增加自信
在练习记忆的时候,一两个错误能够让我们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障碍,在刚开始记忆训练时最重要的是确立自信,而随着记忆力的不断增强,我们的极限也在不断拉长,即使一两个错误也不会影响我们的整体自信心。> 助记符:将信息具体化的工具
学习联想系统和路径记忆法时,你可以使用助记符来辅助记忆,像数字形状、气味触觉等等,凡是能将信息变成一些有意义的符号、图形、文字或短语的技巧,都能称作助记符。
大脑的脑波与记忆运转
> 记忆进行中大脑会释放不同脑波
通过共振检测,能够发现在记忆时信息是如何在大脑的两个半脑之间进行传递的。其中,β波(频率较高,表示正在采取行动、决定或专注)、α波(相对较慢,表示大脑放松和创意)、θ波(做梦、朦胧时的脑波,该状态下能增强记忆)、δ波(最慢,深度睡眠或极其放松)等四种脑波是与大脑进行记忆活动最为紧密的。> 脑波灵活、易放松和接受→记忆力强
关于脑波的观察研究发现,感觉较为幸福、生活方式较为健康、记忆力相对较好的人,他们的大脑活动通常具有一定的共同模式:两个半脑的脑波和脑力较为平衡,脑波变化很频繁且能轻松在β波和δ波之间转换,他们的大脑可以发出高强度的α波,即很容易放松自己且容易接受信息。> 利用脑波游戏让大脑学会调整脑波
有一些电脑游戏能让你实现只用大脑即可发号施令。假设你目前感觉压力很大,大脑产生了很多β波,你开始感觉有些心不在焉、经常健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将自己连接到一个神经反馈机器上,玩一种要求你释放α波和θ波的游戏:带一个球穿越迷宫,只有当大脑产生上面两种波时球才会移动。这样的方式可以鼓励你的大脑尽量放松,几次有意识地放松练习后,大脑逐渐学会调整脑波,你的记忆力也会随之变得更加有效。> AVS机:建立脑波与视觉的联系
另外一种脑波练习是使用听视触觉刺激机器。你坐在一把椅子上,带上一副嵌有LED的眼镜,根据自己想要的脑波模式设定LED的闪烁频率,比如你想要训练大脑进入α波状态,可以将程序设定在10赫兹,然后闭上眼睛,保持安静,让脑波跟LED闪烁的频率保持一致,坚持20分钟。这种机器被叫做ASD机,能够非常高效且不上瘾地调整你的大脑。> 大脑需要锻炼、睡眠与健康饮食
大脑相当于记忆的硬件,只有硬件水平过硬,软件的运行效率才会越高,因此跟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样,保持大脑的健康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健康原则。记忆力练习有助于改善大脑功能,也是保持大脑充氧的有效手段;充足的睡眠让大脑充分从紧张中回复过来;饱含水果和蔬菜的健康饮食有助于中和导致细胞老化的自由基,让大脑和身体充满活力。总之,学会放松、健康饮食、随时保证大脑有事可做,是增强大脑活力和提升记忆力的基准。
世界记忆力锦标赛中的项目
> 二进制转化为十进制:这就是联想
第一届世界记忆力锦标赛在1991年举行,其中最具代表性并延续至今的一个项目是二进制数字记忆,它不仅对参赛选手的记忆力和创新性是个很好的挑战,而且对于想要提升脑力的人来说,也是一项很好的练习。当你尝试记忆一组包含30个二进制数字的随机序列时,你该如何记住它们?答案是对每3个二进制数字进行分组,然后将它们用十进制数字来编码,比如设定000=0,110=4,之后按照你自己的记忆路径来联想记忆。这项练习综合了训练记忆技巧的所有元素:分类、编码、联想、路径。> 名字与面孔:图像联想+记住特征
世界记忆力锦标赛的另一个典型项目是记忆姓名和面孔,裁判会向参赛选手们展示100个标有姓名的面孔,选手们用15分钟时间记忆,然后裁判将照片打乱,选手们将姓名和面孔配对。这个项目目前的纪录保持者在15分钟内记住了97个。如何做到短时间内成功配对呢?最主要的方式也是将它们转化为图像,保证你的牢固联想与之组合,例如罗伯特·瓦特=牙医。同时,将面孔的特点与姓名相联系,是提高记忆速度的有效方法。这些联想是否牵强不重要,关键在于它要触发你对对方姓名的联想。> 记住一屋子人:拆分名字+路径记忆
记住一串长长的名字,我们可以使用分解的方式,比如Sokolowski(索科罗斯基)可以分解为“sock on a low ski”(放在低处滑雪板上的袜子)。这样的方式加上路径记忆法,记住一屋子人的名字和长相便不成难事。> 抽象图形→具体形象→按顺序记忆
2006年世界记忆力锦标赛加入了记忆抽象图形的新项目,这个项目要求15分钟内参赛者必须记住尽可能多的黑白抽象图形,图形每5个一组按顺序排列,时间到后所有图形会打乱,参赛者必须在另一张纸上写出这些图形之前的位置。解决办法是将每个抽象图形与形象之间建立联想,比如图形A=羊头,图形B=猎豹,通过路径记忆法将这些形象按照出场顺序安排在每个场景中,并在有限时间内充分复习。
联想记忆的日常运用
> 积极参与信息接收→成绩↑
人类每天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从各个地方搜集各种信息。不管通过哪种方式,要想牢牢记住这些信息,你必须设法将其转入长期记忆系统,这样才能在你需要的时候随时调出。研究表明,一个人积极地参与到某个场景中时,能保留的信息往往是最多的,动用各种感官的亲身体验会大大提高我们的记忆里。因此,想要提高学习成绩,关键在于认真吸收知识、做好笔记、记忆、复习。> 高效阅读=快速+专注
事实上无论是应付考试还是完成工作,我们需要获取的大部分信息都来自于阅读。如果想要更加有效地通过阅读获取信息,你可能会告诉自己放慢速度、尽量记住每一个细节。但研究表明,只要方法正确,你的阅读速度越快,就越容易记住相关信息。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边读一边在重点信息旁边做标记。用【笔】或者【手指】阅读能大大提高你在阅读时的专注程度并提高你的阅读速度。> 思维导图+提取重点→记忆阅读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每专心阅读20分钟左右就停下来做些笔记,在刚刚读过的内容中找出关键点,用思维导图(围绕一个主题关键词,将各个观点像树枝一样发散开来)的形式在一张纸上写下这些关键信息。理想情况下,你应当凭借记忆从刚刚读过的信息中抽取关键信息而不用再回头翻一遍。列完关键点后,你可以将这些信息组织起来,按照顺序进行视觉形象的联想,利用路径记忆法很快就能记住刚刚读过的所有重要信息了。> 不断复习+分割任务→缩短遗忘过程
刚开始记忆时,人的记忆力效率会非常高,但随着大脑吸收信息越来越多,会逐渐走神,效率也会逐渐降低,这被称为“首因效应”;在快要结束时你的记忆力效率会再度提高,这时大脑会告诉你该记得东西快要完了,这叫做“近期效应”。这两个效应会让我们的注意力水平严重下降,因此要想克服这种只记住最初信息和最后一段信息,我们需要不断重复,并让重点信息更加突出、更容易记住。此外经常中断,将行动分为多个小部分进行,能够缩短信息的间距,提高记忆效率。> 日常小事都能成为好的记忆练习
路径记忆法的训练并不需要特定的环境,你可以在下次购物前用路径记忆法记忆你的购物清单,甚至一边购物一边回想;你可以在自驾游的时候用路径记忆法记忆你的车子停在哪里。有些事情虽然非常简单,但是都是很好的大脑训练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锻炼大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记忆力。
《我最想要的记忆魔法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