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展开/收起文字版
「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s)是什么
> 第一原理出自亚里士多德老爷子Google 一下可以知道,「第一原理」出自 2300 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这个大家印象里的大胡子老头是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战神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老师征服了思想世界,学生征服了现实世界,绝对牛叉的一对师徒!在亚里士多德的书中,第一原理是这样表述的:「在每一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从这段话中,我们大概可以想象,这里的「第一原理」相当于数学里面的公理。>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原理:形而上学由此来其实在亚里斯多德眼中,「第一原理」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甚至表示「第一原理」充满「神性」。他曾经说「神性无所不在,就在那自然之中」。这种泛神论的思想,显然与希腊早期神话中的诸神观念相违背,此处「神」已非一个特殊的族类,而是渗透于万物自然之中的一种「性质」——亚里士多德将此种性质看作是最高贵的。如果亚里士多德知道后世有人将他的有关「第一原理」学问称作「形而上学」,那他大概会说,「形而上学」就是他的「神学」。> 古人眼中:神和哲学骨子里有联系两千多年前的古人相当于人类的孩童时代,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恐惧和好奇,诸如闪电和地震等自然现象困扰他们长达数千年。于是他们对周遭世界的理解不外乎两种形式:基于传说的宗教和基于推理的哲学。而这两者之间又存在某种神秘的联系。比如当毕达哥拉斯在发现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他激动得忘乎所以又蹦又跳,然后摆好祭坛杀牛庆祝。毫无疑问,他从这个简单的公式中看到了那无以言表的美,除了神又有谁能创造如此精妙的定理呢?
埃隆·马斯克的「第一原理」
"马斯克的第一原理和比较思维"> 埃隆·马斯克的价值观:看到本质后重建上层建筑让我们回到开头,看看马斯克眼中的「第一原理」是什么。下面是他在一次公开访谈中的表述:我们运用「第一原理思维」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别人已经做过了或者正在做这件事情,我们就也去做。这样的结果是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第一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说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这要消耗大量的脑力。> 比较思维:不懂→与已知比较→懂得皮毛马斯克提到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第一原理思维」和「比较思维」。如今的人们当面对未知的商业领域,正遇到古人同样的困惑。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的耳边充斥着过量信息,透过现象去认识本质变得越来越困难,人们往往会摒弃那些最本质的东西,而是从覆盖在本质之上的东西入手,比如经验,比如方法,甚至传言等等。
"比较思维的两个维度"> 横向比较:不能输给身边人我既然看不见终点在哪里,但是我至少不能输给跟我同行的人。于是我们只能不停的追逐别人的脚步。我们在教育系统制定了分数考核,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比较思维,而在商业世界中我们崇尚竞争,这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比较思维。而这种竞争的结果是,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而无法出现颠覆性的创新。> 纵向比较:基于经验和历史的比较纵向比较是基于过去经验和历史的比较。马斯克举过一个例子:一些人会说,电池组非常昂贵,而且会一直这么贵,大概是600美元/千瓦时。因为它过去就是这么贵,它未来也不可能变得更便宜。那么我们从第一原理角度进行思考:电池组到底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这些电池原料的市场价格是多少?电池的组成包括碳、镍、铝和一些聚合物。如果我们从伦敦金属交易所购买这些原材料然后组合成电视,需要多少钱?天啦,你会发现只要 80 美元/千瓦时。而彼得·蒂尔也在《从0到1》中指出,商业世界的每一刻都不会重演。下一个比尔· 盖茨不会再开发操作系统,下一个拉里· 佩奇或是谢尔盖· 布林不会再研发搜索引擎,下一个马克· 扎克伯格也不会去创建社交网络。如果你照搬这些人的做法,你就不是在向他们学习。
附:那些被证明错误的预言(一)
• 我觉得全世界可能只能卖出五台计算机吧。——托马斯·沃森,IBM 主席,1943• 640K 内存妥妥够用了。——比尔·盖茨,1981• 能发明的基本上都被发明了。——美国专利局局长 查尔斯·迪尔,1899• 美国人用电话,我们英国不需要的。因为我们有足够多的儿童信使。——英国邮报局总工程师 威廉·普利丝,1876
附:那些被证明错误的预言(二)
• 物理学,会在六个月之内走到尽头。——诺贝尔奖获得者、近代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 马克思·波恩,1900• 演员们表演就可以了,谁愿意听他们的声音呢?——华纳兄弟公司创始人 哈利·华纳,1927• 任何比空气重的机器都不可能飞的起来。——近代热力学奠基者 开尔文爵士• 交流电是无用的,因为他太危险了,他可以像闪电一样劈死一个人。直流电才是安全的。——爱迪生,1915
《他们如何运用“第一原理思维”征服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