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如果想跳过某条观点,点击红字即可~
"帝都:初一不开火,饺子头天做"
大年初一,喜气洋洋,中国地大物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今天的风俗都不太一样。北京的传统,今天白天不能开火,要在前一天夜里把饺子煮好,亮,只要一见天光就不能开火了,然后一天吃两顿凉饺子。但大家在大年三十已经都吃得脑满肠肥,所以大年初一也吃不下什么东西。还有就是北京人是要在天不亮的时候,五更就去雍和宫烧香,北京城里头的庙大概最大的就是雍和宫了,其他都比较远,皇帝可能不太喜欢城里头有很多庙,大家跪的时候屁股对着皇帝,脸对着一个木头人。所以北京城里的庙是很少的。雍和宫里头供的是欢喜佛,皇帝都在那儿成人,所以北京城里有这么一个庙。
"放鞭炮:有弊端,但这就是传统"
新年放炮是第一件事,从大年初一零点就开始,每年到那时候窗外一片震耳欲聋,不用看表就知道大年初一的零点来了。放炮这个传统,有各种各样的弊端,但是到今天,我们依然在坚持着这个传统,虽然是弊端,但是这是传统。比如西班牙人斗牛、美国人持枪,其实也是有弊端的事情,但是是大家的传统。到今天各个民族都还在坚持传统,因为对于人民来说,有些代价是人民愿意付出的。因为人民不光是一个利益动物,每件事情都放在秤上量,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动物当然是逐食去,哪里有吃的就去哪里,但人是有民族传统的,人是有文化的,有些传统和文化要坚持。我个人坚定地认为,无论放炮受多少人诟病,但这就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一部分。
"海外放鞭炮:提前申请,固定地点固定时间"
在海外,很多国家是禁止放炮的,所以等到这一天,海外的华人就去市政府申请。我妹结婚的时候也是按照中国的传统放炮了,当时她在德国,于是专门向市政府申请,然后市政府说允许你们在这个地方放两个小时。但德国还没有卖大鞭炮的,就一个一个地单独放,搞得我这当哥的很累,到处奔跑,这儿点一下,那儿点一下。
"海外华人春节游行:搁置争议一家亲"
我后来移居到美国去,在那儿过了好多个春节,大年初一对海外华人来讲同样非常隆重,越是漂流在海外,越是有严重的乡愁。等到春节这一天,海外华人就游行,外国人也都跑来围观看热闹。这一天对华人来说非常幸福,华人在这一天也空前团结,在平时大家都分帮分派的,比如说台湾来的、大陆来的、香港来的等等,彼此看不上。像台湾的来得比较早,就看不上大陆来的,然后大陆来的讲粤语的又看不上讲普通话的,台湾来的自己又分成蓝营跟绿营,平时还吵个架什么的。但在这一天,所有的华人都空前团结,全部集中到一起来做这个盛大的游行,共同庆祝属于华人自己的春节。
"洛杉矶老知青方队:难忘的青春回忆"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洛杉矶每年游行的华人方队,每年都有老知青方队在里面,那么大年纪了还喜气洋洋地跳,扎着头巾、打着腰鼓,一脸昂扬地走在队伍里,让我看了特别感动,觉得特别美好。大家都经历过一段痛苦的、带有伤痕的历史,但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最难忘的青春回忆,因为人们在那个地方相爱,人们在那个地方成长。虽然对国家的回忆也许是惨痛的,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每次看着那些六十多岁的阿姨叔叔们包着头巾打着鼓,一脸喜气地走在队伍里的时候我都热泪盈眶。
"越南柬埔寨老挝:大家都是中华的根"
春节游行的方队里还有一个叫“越柬寮华侨”,因为在美国华人中间,老挝不叫老挝,叫“寮国”。越柬寮华侨排成大队,专门一个大方队游行。每个人都认知自己是华人,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大家血浓于水,这一天非常美好。
"古代中国:春节有大赦"
在中国古代,大年初一大赦,犯人们就都放出来了,非常高兴。古代叫秋后问斩,因为当时生产力有限,男的都是家里的劳动力,所以犯了罪判了刑以后,先回家,收了秋打了豆,秋收之后再来问斩,挺人》生化的。唐朝还出现过等到秋收后没人管了,犯罪的人收了粮食,自己来长安问斩。当然这只是传说,不知道是历史书歌颂唐太宗,还是真的有一百来号人,全部自己回到长安,说秋后收完粮食,我们来候斩了。唐太宗龙颜大悦,当时就说了,你看我们这个国家多好,每个犯人都主动来候斩,所以一律赦免。聪明的罪犯就在秋后再犯,因为按理说就应该等到来年秋收的时候问斩,这其中要过春节,大年初一就大赦了。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了大赦,在美国还有大赦,但是美国大赦不是赦囚犯而是赦非法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