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如果想跳过某条观点,点击红字即可~
"女人的魅力,从重视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开始"
几年前,我曾在脸谱网为美国财长蒂姆.盖特纳(Tim Geithner)主持过一次会议。我们邀请了巧位来自硅谷的高管共进早餐,就经济问题展开了一场讨论。盖特纳财长与4位随行人员抵达会场,其中两位职位较高,另两位职位较低,我们聚集在脸谱网公司一个很不错的会议室里。转悠了几圈之后,大家开始随意选取自助餐。被邀请的客人中大多数是男性,他们抓过盘子、装上食物,然后坐到了最大的会议桌前。财长的随行人员都是女性,她们最后取餐,然后在房间一侧坐下。我示意她们坐到桌前来,并当着大家的面向她们招手示意,好让她们觉得自己是受欢迎的。她们犹豫半天,还是留在原来的座位上没有动。这四位女性完全有权利参与会议,但对座位的选择却让她们看上去更喜欢旁观而非参与。我知道我得说点儿什么。会后,我把这四位女性拉到一边,我对她们说,即便没有受到邀请,她们也应该坐到桌前来;而当别人公开欢迎自己时,她们更应该主动参与。听完这些话,起初她们有些惊讶,随后就表示认同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转折点:就在这一刻,我目睹了存在于女性内心的障碍;就在这一刻,我意识到除了习俗等外在障碍,女性也面临着内心的斗争。几年后,当我在TED大会做关于女性如何在职场上取得成功的演讲时,我用这个故事来举例说明女性是怎样让自己退缩的,准确地说,她们自己选择成为旁观者。尽管如此,我仍为女性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而感到泄气,但我也深深理解她们做出这种选择的深刻原因。
"女性更容易看低自己的价值:心理学上的冒充者综合征(Imposter Syndrome)"
在哈佛大学高年级时,我被选拔进入美国大学优秀生荣誉学会。那个时候,哈佛大学和拉德克里夫学院拥有各自的分会,所以我的入会仪式是“女性专属”的。其主要发言人、来自威尔斯利女性中心(Wellesley Centers for Women)的帕吉麦金托什博士的演讲题目是“招摇撞骗的感觉”(Feeling Like a Fraud)。Ill她解释道,很多人尤其是女人,当她们所取得的成绩被人称赞时,会感觉那些称赞是骗取来的。她们常常感到自己不值得被认可,不配受到称赞,并心存负疚,就好像犯了什么错。即便那些在自己的领域成就斐然,甚至已是专家级别的女性,她们仍然摆脱不了这样一种感觉:我其实只是个技术水平或能力都很有限的冒牌货,现在的荣誉不过是因为碰巧被大家发现了而已。有能力的人因自我怀疑而苦恼,这种现象有它的学名——冒充者综合征”(imposter syndrome)。无论男女都容易出现这样的症状,但女性会更严重,也会更多地受其限制。
"女人普遍低估自己,男人普遍高估自己"
对女性来说,“感觉像个骗子”说明的是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我们始终在低估自己。各项研究都表明,女性对自身表现的评价普遍低于实际情况,而男性则会过高地评价自己的表现。研究人员在对手术室轮岗学生表现的评估中发现,当问到对自己的评价时,女生给自己的分数普遍比男生要低,尽管其教师的评估显示女生的表现要优于男生。对几千名潜在的政治候选人的调查揭示,尽管拥有相同的资质证书,男性认为自己“完全有资格”担当政治职务的可能性比女性高出约60%。囹对哈佛法学院近1000名学生的研究发现,在与法律实践相关的每种技能上,女生给自己的分数都比男生要低。更糟糕的是,当女性在其他人面前,或是在人们惯常认为是男性主导的领域中评价自己时,她们低估自己能力的现象就更加明显。
"女性更容易受负面反馈的打击"
如果让一个男性解释自己的成功,他通常会归因于自己的天赋、才能和技巧;如果问女性同样的问题,她一般会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之所以表现得好是因为她们“真的非常努力工作”、“运气不错”,或“有别人的帮助”。在解释失败时,男女也不同。当一个男性失败时,他会归咎于“研究得不够”或是“对这件事本来就不太感兴趣”等;当一个女性失败时,她会相信是由于自己本身缺乏能力导致的。当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接收到负面的反馈时,相比男性,女性的自信和自尊会遭受到更大的打击,由此引发的失败和不安全感的内化会伤及她未来的表现,所以这种心理模式具有严重的长期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