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红字可以展开阅读


" 在职场和家庭之间的平衡:女人承担的往往更多"
QQ20160505-0几年前,脸谱网的一位年轻女员工走到我桌前,问我是否能私下和她谈谈。于是我们去了会议室,然后她一口气儿问了我很多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问题。问题一个接一个,我开始对她的这种急切感到好奇。我打断了她,询问她是否有孩子。她说没有,但希望提前做好计划。我又问她和她的丈夫是否都在考虑要孩子的问题。她的回答是她还没有丈夫,随后又笑着说:“其实,我连男朋友都没有。”在我看来,她实在是操之过急了,但我理解其中的原因。在女孩年纪还小时,她们就已经明白未来必须在事业成功和做个好母亲之间做出选择。


" 女人更倾向于用家庭思维考虑事情"
等到上大学时,女生就开始考虑以后要怎样权衡职业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当被问及该怎样选择时,女大学生跟男大学生相比,选择婚姻的可能性要高出一倍。这种担心很可能在她们更小的时候就出现了。《灰姑娘吃了我女儿》(Cinderella Ate My Daughter)一书的作者佩姬.奥伦斯坦(Peggy Orenstein)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一个5岁的小女孩参加完课外活动后,闷闷不乐地回到家,告诉母亲她和自己喜欢的男孩都想当宇航员。她母亲问她为什么不高兴,小女孩回答说:“如果我们一起上太空了,谁来照看我们的孩子呢?”她才5岁,就认为飞上太空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怎么能让孩子得到妥帖的照看。


" 一个常见却值得三思的观念:要孩子就必须减少对工作的投入"
一个雄心勃勃、小有成就的女性走在充满挑战的职业道路上,内心却在想着要一个孩子。在某种情况下,这种想法还会冲到她眼前,尤其是在她找到伴侣时。她会想到自己的工作那么辛苦,由此推论:准备要孩子就必须减少对工作的投入。一位律师助理也许不再为成为合伙人而努力;一位老师也许不再会在学校里带头进行课程开发;一位销售代表也许会选择一个更小的销售区域,或压根儿不去申请管理职位。很多时候,女性在无意中不再去争取机会,即便有人把机会摆在她面前,她也很可能会直接拒绝或犹豫不定,希望把项目交给别人。问题在于即使她立刻怀孕,离真正照顾孩子也还有9个月的时间。通常女性会在计划怀孕前就做好充分的精神准备,先不说分娩,在这种精神准备和怀孕之间也许会间隔好几年。


" 桑德伯格:女性个人化的选择值得尊重,但不应过早退缩"
退出职场有很多充分的理由。做一个全职妈妈的感觉并不坏,而且很多时候这对很多女性来说也是必然的选择,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愿意或是必须在外工作。有许多超出个人控制范围的因素也影响着我们的决定,包括孩子的健康。当然,一些女性很愿意借此机会退出激烈的职场竞争,这些相当个人化的决定不应当被批评。我完全支持所有决定全身心投入去养育下一代的女性,这项工作不但重要、辛苦,也充满了无穷的乐趣。我要申明的是,在职场上退缩,应该是在真正需要休息或是孩子即将出生的时候但不应该是在这之前,更不能提前好几年就这么做。


" 《向前一步》的内核:在不得不暂停(比如生育)之前,向前一步,接受新的挑战"
对女人而言,在不得不暂停工作之前,你应该向前一步,更加进取。普里蒂.乔克西于2009年加入了脸谱网的业务拓展团队。在发出工作邀请后,她就如何跟进工作向我提了一些问题。虽然她没有提到生活方式或工作时间,但她正好处于典型的女性生育年龄。所以在谈话结束时,我大胆地说:“如果你因为备孕不能接受这份工作的话,那么我很乐意和你聊聊。”我想,若是她想回避这个问题,就会直接离开了。事实正好相反,她说:“好,我们聊聊吧。”我解释说,尽管有违常理,但在要孩子之前,这的确是个接受新工作的好时机。如果她发现新的工作很有挑战性,那么在生完孩子后她会带着更振奋的心情重新投入工作。如果待在原地不动,她也许会认为这份工作不值得做什么牺牲。乔克西接受了我的邀请。不久,她生下了自己的孩子。休息了4个月后,她又回来继续做这份她热爱的工作。后来她如实告诉我,如果当初我没有提到这个问题,她可能会立刻拒绝我的工作邀请。


" 另一个值得商榷的观念:养育孩子就是女人的责任"
一个人升格为家长之后的反应很难预测,但我们很容易看到社会对他们的期待。当一对夫妇宣布有了孩子以后,每个人都会对男人说“恭喜”,对女人则会说:“恭喜啊!不过你对工作有什么打算?”人们普遍认为养育孩子就应该是女人的责任。30多年以来,这种观念一直没什么变化。根据对普林斯顿大学1975年毕业生的调查发现,有54%的女性预见到工作与家庭的矛盾,而男性的比例则是26%。对普林斯顿大学2006年毕业生的同一调查发现,62%的女性预料到了这个矛盾,男性只有33%。尽管两项调查间隔30年,但抱着对这个绊脚石的心理预期进入职场的女性几乎一直是男性的两倍。


" 桑德伯格:职场的马拉松上,给男人的是鼓励,给女人的是质疑"
我们可以把事业想象成马拉松——历时漫长、备受磨炼最后可能有所收获的运动。再想象一下,这条起跑线上既有男人也有女人,他们都做好了准备、受过专业训练。一声枪响,他们开始一起向前奔跑。一路上都有人为男人打气:“加油!坚持下去!”但女人听到的则是不同的声音。“你知道你并不是非得这么做!”或是“开始还不错——不过你很可能跑不完全程”。运动员跑得越远,给男人加油的声音也就越大:“坚持!你必须坚持!”但女人听到的却是越来越多的质疑声。外界的声音,加上内心的声音,都不断在质疑她们坚持跑下去的决心,甚至还会出现反对声。正当女性努力地承受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时,旁观者却大声喊道:“家里的孩子需要你照顾,你为什么还在跑?”


" 社会对女性的经济压力:因为产假,过后回归职场的妈妈们收入变少了"
学者和政治家(通常是男性)常常宣称做母亲是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工作,是的,那些从职场中退出的女性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美国,只有74%的职业女性会不顾一切重返职场,只有40%的女性会继续从事全职工作。然而,她们会发现自己的收入戏剧化地减少了。据调查,离开职场仅仅一年,女性的年平均收入就会下降20%;离职2、3年后重返职场的女性,其年平均收入将下降30%,而女性“驶出职场高速路”的平均时间正是2、3年。在大多数经合组织成员国,这种“给妈妈的罚单”的现象也较为明显.产假时间越长,上班族妈妈和爸爸之间的收入差距就越大。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普通上班族妈妈的收入比同职级男同事的收入大约低22%,没有孩子的女性的收入比没有孩子的男性的收入低7%。如果社会真正重视对孩子的培养教育,那么各类组织机构就应该设法减少这种不合理的“罚单”,帮助社会上的所有人将事业发展和家庭责任结合起来。


" 对男性的‘压迫’体现在哪?男人退出意味着loser"
假如一位男性想离开职场呢?我们很容易接受女人退出职场的马拉松比赛,但我们对待想退出的男性却会更加苛刻。正如女性认为养育孩子是家庭重担,许多男性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堪重负。他们的自我价值基本上都与事业成功绑在了一起,所以除了拼命跑完这趟马拉松外,他们别无选择。


b_large_fZj1_587600009882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