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红字可以展开阅读


最近回到巴黎居住近半年,迎来一次奇特的经验:一家举办“儿童哲学工作坊”的机构想邀请我做导师,去幼儿园主持一个哲学工作坊!什么?法国人三岁就开始上哲学课?“儿童哲学工作坊”?我真是闻所未闻!香港的中小学没哲学课,直至大学,还要选修才有。而我自己从没念过哲学,亦未教过幼儿!
zxk01


机构老板娘给了我一个地址,说服我去看看。在这世界,没有什么地点是网上找不到的。再也没有“不识路”,“不想去”的借口。
地址是在巴黎北面,门口的招牌写着 “La REcyclerie”。这店利用荒废的环市铁路 “la Petite Ceinture” 的北段火车站 “La Gare Ornano” 建成,该铁路从1990年代停用之后,就成了流浪人和涂鸦艺术家的天堂,我几年前也曾跟朋友爬进去画Graffitti,以及,被警察追捕。zxk02其中的台凳及其他物件都是回收所得,它是一个以环保、回收再造、素食、农舍等等为题的饭堂和活动中心,内有咖啡厅、酒吧、餐厅、工作室、菜园、鸡鸭棚舍(鸡鸭吃素食厨余,而他们只取鸡鸭的蛋)。沿着铁路两旁,设有很多休闲位置,连法式滚球 La pétanque 的场地也有。就算你没有消费,亦无人理会,进去以后简直可以躲一整天不出来!但亦不要以为这儿看似艺术流浪人风格,就会消费便宜,相反比一般餐厅更贵!巴黎一直是一个很 “Bobo” 的地方。(Bobo : Bourgeois-bohème,中产阶级式的波希米亚人的缩写)


“儿童哲学工作坊”在大厅右侧的一个小室举行,工作坊下午三点开始,举办机构 Les Petites Lumières (小光芒),由 Chiara Pastorini 女士创办,她原籍义大利,2004年来到巴黎。


“什么是人类?”
导师的工作像个清谈节目的主持人,她留意孩子的举手次序,让孩子顺序发言,确保每次发言都得到尊重,孩子们不可取笑其他人。其中有个女孩子不想发言,导师问她:“_决定不说话吗?”女孩子说:“是的。”导师就尊重她不发言的权利。


下午三时,父母陆陆续续带孩子到来,然后自己就去中心其他地方__。这次大概有七八个孩子,工作坊由一位年青导师主持,所有人连同导师围成一圈,而我需要离开圈子大约六七米,在外围旁观,因为导师不想小孩以为我也是参与者。
zxk03首先由导师说明这个工作坊的主题和发言方法,并向孩子讲解为什么要学哲学,参加这个工作坊是做什么的。孩子们和导师一同订立工作坊规矩,导师鼓励他们发表意见,当中没有对与错。他们有很特别的发言方法:孩子发言前先举手,导师会给那个小孩一条木棒子,他拿着木棒就可以发言,说完之后,导师示意孩子交棒给下一个举手的小孩。导师的工作像个清谈节目的主持人,她留意孩子的举手次序,让孩子顺序发言,确保每次发言都得到尊重,孩子们不可取笑其他人。


导师提出了这次的题目:“什么是人类?”“人类和动物有分别吗?”所有孩子都抢着举手发言,导师把棒交到第一个孩子手上,他们几乎就自发的轮流交棒了。
有个男孩说:“人类是两腿站着走路的,动物是四脚爬爬的。”马上就有一个女孩举手并接棒:“我不同意,鸡也两腿走路!”另一个孩子说:“动物会吃我们!”然后一个声音很小的女孩说:“但人类吃动物更多。”孩子们马上就投入热烈的讨论。有时孩子会抢捧发言,这时导师就要主持规则。


导师见所有孩子都发表了一轮意见,然后她又提出问题:“人类会做什么?或者不会做什么?”“动物又会做什么?”
每次都是那个声音很大的男孩子抢着举手发言:“人类不会随处大小便!”另外一个男孩子说:“我上星期才见到一个男人在地铁尿尿!”其他的意见有:“动物在笼子里睡觉,人类在床上睡觉。”也有孩子持相反意见:“如果没有人类,动物就不会在笼子里。”有孩子提出:“人类有同学、朋友、家人。”这时导师归纳孩子的思路,导师说:“你是不是想说人类有社会?人类会不会依赖社会生存?动物有没有社会?”有孩子又提出:“动物也有父母和社会的。”突然那个声音很大的男孩提出一个观点:“人类的身体大小都差不多,但动物的形体有很大也有很小的,例如 Seismosaurus 就很大!”没有人知道 Seismosaurus 是什么,导师叫他说明,他很得戚(得意)地说:“Seismosaurus 是世上最大的恐龙!”


导师再把问题推进:“人类与动物,有没有等级之分?”“人类会发明,动物会不会?”“人类比动物高级?”“还是动物比人类高级?”
孩子又纷纷举手发表他们的见解:“人类比动物高级!”“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的狗好像我的家人,我们没有分别。”“人类帮助动物。”“动物帮助人类才对。”


我在一旁静静观察,惊讶于这几个七八岁的孩子,他们都各有自己的观点,思路清晰,踊跃参予讨论,自信地发言,同时亦尊重其他孩子,他们新奇的想法让我大开眼界!


导师最后给他们画画,问他们:“你的动物是什么样子的?”或是:“你想和你的动物做什么?”于是孩子画画的画画,爱干嘛就干嘛,有孩子不爱画画,他折飞机。工作坊大概两个小时,到了时间,父母也在酒吧喝完了酒,回来领孩子。他们刚刚讨论完人类和动物,孩子们纷纷跑去看这儿养的鸡鸭,有很多想法要告诉父母。
zxk04


为了更了解“儿童哲学”和这个“工作坊”,事后约了机构创办人Chiara Pastorini女士作了一次深入的访谈,她邀请我去她家,就在 La Place République(共和国广场) 附近。这个广场有很多历史,而自从上年巴黎遭到恐袭以来,大部分的集会游行都从这里出发。
Chiara Pastorini女士年约四十岁,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我看到她隆起的肚子,她说第四个也快来了。她在义大利念哲学,一直念到博士才来巴黎,她在美国做她的博士论文,亦在美国开始认识和学习儿童哲学。她说儿童哲学是由美国哲学家 Mathiew Lipman 在1970年代发起的。她来了巴黎十二年,丈夫是法国人。她从来没有在学校学过法语,都是和朋友讲的时候学过来的。Les petites lumières 是她在2014年成立的私人机构,成立了两年多,成绩已经很好,大概每星期有二十至三十个不同的学校或机构邀请他们举办工作坊,旗下雇用二十多名哲学导师。他们的工作坊在不同的地点举行:传统的有学校、社区活动中心,也有电影院或剧场的咖啡厅。最近就有活动,是父母和小孩去看某一个话剧,之在剧场的咖啡厅,以这个话剧为题而展开讨论,还有孩子的即兴话剧活动。所以她请的导师不只是懂得哲学的,也有艺术、剧场、音乐、形体、舞蹈等等的专家。


为什么她会做这种工作坊呢?最初是因为她自己的个人经历:她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最大的孩子八岁。孩子常常问问题,她觉得哲学也不就是问问题吗?她尝试用她的所学的去回答孩子的问题。


她觉得八岁以前的孩子,想法比较纯真、直接和独特,八岁以后,因为受到社会和大人的影响,想法就慢慢堕入社会的俗套了。
zxk05


巴黎的“儿童哲学工作坊”大概在十四、五年前开始流行。以前的学生一般念到高中最后一年,约十七岁,才有一年的哲学课,然后十八岁高考,巴黎高考的哲学卷是最重要的一卷。
她说,最近巴黎的“儿童哲学工作坊”越来越流行,有几个原因,其一, 这两年法国和欧洲其他地方受到恐袭,孩子看到新闻,就会向父母提出很多关于生死,生命,战争,和平,恐怖主义等等问题,有时父母也无法回答,他们就让孩子来哲学工作坊,让孩子可以抒发感受。zxk06其二,父母与学校都觉得孩子参加了哲学工作坊以后,对很多事情会主动反思和问问题,对学习有积极的作用。其三,自从2014年法国教育改革以后,学校有更多自由时间,政府亦拨更多资源,鼓励学校邀请校外机构举办另类活动。学校从孩子六岁开始,就可以举办哲学工作坊,但不是每间学校会办,因为校内的老师也不懂,所以很需要他们这些哲学专才来学校搞这些工作坊。


她说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哲学工作坊,哲学不过就是问问题,在一个议题上自由讨论想法罢了。如果是三四岁的孩子,他们会运用布偶来向孩子说故事,引起他们的注意。那些布偶有各个哲学家的卡通造型,导师套在指头上说哲学家的故事,三岁小孩也用布偶来说自己的心声。


她说小孩一懂得说话就会提出问题,哲学工作坊正好好让他们提出任何问题和表达任何想法。人类很早就有独立思想,孩子单纯而直接的问题和想法,往往让她大开眼界。他们会提出很独特的见解,大人是无法想像的,她反而从孩子那里学到更多。


我问:“孩子喜不喜欢哲学工作坊呢?”她说:“孩子的反应是最直接和即时的,他们喜欢不喜欢,你会马上知道。”至于家长,他们对于儿童工作坊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来孩子不停的问问题,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懂得答,第二,他们也乐于听到孩子的想法,并让孩子有更宽阔和不同的视点。


zxk04